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烟气单程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火化炉或其他焚烧炉中排出的烟气温度较高,需要降温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污染物脱除及除尘等处理"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烟气单程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火化炉或其他焚烧炉中排出的烟气温度较高,需要降温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污染物脱除及除尘等处理工序。高温烟气冷却装置主要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两类,其中风冷式高温烟气冷却装置具备不引入外部水源、能耗低、降温合理不易引起过度冷却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风冷式高温烟气冷却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至少如下不足:(1)装置的侧壁均采用网状结构,或者装置的背板上设置有与风机相对应的出气口,以便于及时排除热风,但是这种热气排放方式在室内使用时,极易引起室内温度骤增;(2)现有的风机一般都是采用加强筋固定在装置一端,风机吹出的风水平吹向装置内的散热管,高温烟气走散热管的管程,散热管的关闭吸热后热量被风机带走,但是这种设置方式操作人员在经过风机时能够感受到较强的风力,会引起身体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单程冷却装置,克服前述现有技术中风冷式高温烟气冷却装置在室内使用时极易引起室内温度骤增的不足和操作人员经过风冷式高温烟气冷却装置时由于风机水平设置周围气流较强引起身体不适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烟气单程冷却装置,包括前板、左板、右板、上板和下板,所述左板设置于前板后端面的左端,右板设置于前板后端面的右端,前板、左板和右板组成“u”型侧罩,上板设置于“u”型侧罩的上端面,下板设置于“u”型侧罩的下端面,上板和下板之间呈矩形阵列设置有散热管,下板的下端固定有下导流密封罩,下导流密封罩上设置有烟气入口,上板的上端固定有上导流密封罩,上导流密封罩上设置有烟气出口,散热管的下端向下穿出下板并与下导流密封罩连通,散热管的上端向上穿出上板并与上导流密封罩连通,所述前板的板体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上均固定有呈三菱柱形的密封固定罩,密封固定罩的前端面上开设有进风口,密封固定罩的后端与前板的开口连通,密封固定罩的前端面与前板之间的夹角为8-20°,所述“u”型侧罩的后端面固定有热风导流机构,使用时,高温烟气从烟气入口进入下导流密封罩,并从下导流密封罩进入各个散热管中,高温烟气的温度被散热管的管壁吸收后经进风口进入的冷风冷却,冷却后的烟气进入上导流密封罩,并经烟气出口排入下一烟气处理设备中,风机吹出的冷风带走散热管的温度后经热风导流机构排至室外,有效防止室内温度骤增,且由于风机倾斜向上设置,避免了风体直吹,操作人员经过烟气单程冷却装置附近时不会感受到较大的气流波动,因此避免了风机引起的操作人员身体不适。
进一步的,所述热风导流机构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将“u”型侧罩的后端面密封,导流罩的上端面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排风管道的始端连通,排风管道的末端设置于车间外部,风机吹出的冷风吸收了散热管的热量后温度增加,增温后的热气流经导流罩进入排风管道并最终排出室外。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固定罩的前端面与前板之间的夹角为10°,夹角为10℃时不仅能够确保较好的冷却效果,而且能使得操作人员在经过烟气单程冷却装置时体感最佳。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固定罩上固定有轴流风机,轴流风机与进风口连通,有利于轴流风机稳固固定,安全排风,对高温烟气实现高效冷却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下导流密封罩上还设置有排灰口,排灰口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挡板,烟气单程冷却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旋拧下螺栓,取下挡板,经排灰口清理下导流密封罩内的灰尘。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的外壁设置有螺旋状的翅片,有利于提高烟气散热冷却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烟气入口与火化机的排烟管道连通,排烟管道上设置有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烟气单程冷却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前板、左板、右板和热风导流机构的导流罩之间形成密封结构,风机吹出的冷风带走散热管的温度后经热风导流机构排至室外,有效防止室内温度骤增;(2)风机倾斜向上设置,避免了风体直吹,操作人员经过烟气单程冷却装置附近时不会感受到较大的气流波动,因此避免了风机引起的操作人员身体不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u”型侧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u”型侧罩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热风导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板、2左板、3右板、4上板、5下板、6散热管、7下导流密封罩、8烟气入口、9上导流密封罩、10烟气出口、11开口、12密封固定罩、13进风口、14导流罩、15出风口、16排灰口、17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5所示实施例中,一种烟气单程冷却装置,包括前板1、左板2、右板3、上板4和下板5,所述左板2设置于前板1后端面的左端,右板3设置于前板1后端面的右端,前板1、左板2和右板3组成“u”型侧罩,上板4设置于“u”型侧罩的上端面,下板5设置于“u”型侧罩的下端面,上板4和下板5之间呈矩形阵列设置有散热管6,下板5的下端固定有下导流密封罩7,下导流密封罩7上设置有烟气入口8,上板4的上端固定有上导流密封罩9,上导流密封罩9上设置有烟气出口10,散热管6的下端向下穿出下板5并与下导流密封罩7连通,散热管6的上端向上穿出上板4并与上导流密封罩9连通,所述前板1的板体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开口11,所述开口11上均固定有呈三菱柱形的密封固定罩12,密封固定罩12的前端面上开设有进风口13,密封固定罩12的后端与前板1的开口连通,密封固定罩12的前端面与前板1之间的夹角为8-20°,所述“u”型侧罩的后端面固定有热风导流机构,使用时,高温烟气从烟气入口8进入下导流密封罩7,并从下导流密封罩7进入各个散热管6中,高温烟气的温度被散热管6的管壁吸收后经进风口13进入的冷风冷却,冷却后的烟气进入上导流密封罩9,并经烟气出口10排入下一烟气处理设备中,风机吹出的冷风带走散热管6的温度后经热风导流机构排至室外,有效防止室内温度骤增,且由于风机倾斜向上设置,避免了风体直吹,操作人员经过烟气单程冷却装置附近时不会感受到较大的气流波动,因此避免了风机引起的操作人员身体不适。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导流机构包括导流罩14,所述导流罩14将“u”型侧罩的后端面密封,导流罩14的上端面设置有出风口15,所述出风口15与排风管道的始端连通,排风管道的末端设置于车间外部,风机吹出的冷风吸收了散热管6的热量后温度增加,增温后的热气流经导流罩14进入排风管道并最终排出室外。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固定罩12的前端面与前板1之间的夹角为10°,夹角为10℃时不仅能够确保较好的冷却效果,而且能使得操作人员在经过烟气单程冷却装置时体感最佳。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固定罩12上固定有轴流风机(图中未示出),轴流风机与进风口13连通,有利于轴流风机稳固固定,安全排风,对高温烟气实现高效冷却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导流密封罩7上还设置有排灰口16,排灰口16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挡板17,烟气单程冷却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旋拧下螺栓,取下挡板17,经排灰口16清理下导流密封罩7内的灰尘。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6的外壁设置有螺旋状的翅片(图中未示出),有利于提高烟气散热冷却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烟气入口8与火化机的排烟管道连通,排烟管道上设置有鼓风机。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烟气单程冷却装置,使用时,高温烟气从烟气入口8进入下导流密封罩7,并从下导流密封罩7进入各个散热管6中,高温烟气的温度被散热管6的管壁吸收后经进风口13进入的冷风冷却,冷却后的烟气进入上导流密封罩9,并经烟气出口10排入下一烟气处理设备中,风机吹出的冷风带走散热管6的温度后经热风导流机构排至室外,有效防止室内温度骤增,且由于风机倾斜向上设置,避免了风体直吹,操作人员经过烟气单程冷却装置附近时不会感受到较大的气流波动,因此避免了风机引起的操作人员身体不适。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5517851322】和我们平克曼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