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利代理不是简单的中介,是“专利记者+护士+医生”
如果说专利代理是企事业单位研发成果的代理,那么记者就是人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喉舌的代理。仔细想想,记者和专利代理至少有5个以上相似之处。
有些中介是代理,有些代理却不只是中介。有些代理就是跑跑腿、填填表格,比如工商登记代理、机票代理等。但有些代理却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比如记者和专利代理。
如果说专利代理是企事业单位研发成果的代理,那么记者就是人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喉舌的代理。其实仔细一想,记者和专利代理至少有5个以上相似之处。
其一,记者需要联系采访对象,然后写稿发表。专利代理需要和研发人员沟通,然后撰写专利文件。记者必须得围绕自己采访对象转悠; 专利代理也必须围绕自己服务对象科研人员转悠、沟通和深入服务。
其二,记者需要采访准备,收集信息线索。专利代理也需要进行专利信息检索,要查找背景技术、现有技术,要深入了解相关公司和技术领域。专利代理还要用到专业的专利数据库,免费的就用国知局的专利数据库,收费的则国际国内一大把,比如智慧芽、Patentics、佰腾、大为、德温特、Patentcloud等。
其三,记者需要核实信息,分析信息,本着客观踏实的态度综合信息进行判断。专利代理也需要进行核实研发信息,分析技术信息,本着客观、务实、科学的精神进行综合判断。
其四,记者需要撰写文章,无论是时事通讯、人物报道、报告文学等,都要创作出作品。专利代理也需要进行专利撰写,这个专利撰写包括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专利摘要等全套
专利申请文件。其中,专利说明书需要详细说明专利的技术领域、技术背景、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以及相关数据;权利要求书则需要精准说明该项专利的法律保护范围。这种精度的要求是,一个标点也不能错,否则就会引起后来法律保护范围的争议。
其五,记者需要熟悉发稿流程。专利代理也需要熟悉申请流程。 在申请环节,还需要准备流程有关的申请表格、费用减缓等。
其六,记者需要熟悉审稿流程,并修改稿件完善稿件。专利代理在
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过程中,也需要帮助研发人员回答审查员的审查意见,与审查员就专利细节进行仔细探讨。一件
发明专利,往往有的审查员要发1-3次甚至更多审查意见通知书,每次那都得由
专利代理人答复和反馈意见,最终由专利审查员在此基础上作出授权还是驳回的判断。
其七,正规的记者持有记者证,有行业组织全国记协等。专利代理人(现在也叫专利代理师)也要持有专利代理人执业证,也有全国性的专利代理人协会。其实专利代理人比记者还多一个证,要先考试,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证,实习期满,再办第二个证——专利代理师执业证。
另外,好的记者还需要博古通今,熟悉社情民意、了解各行各业。专利代理人也需要熟悉现代科学技术、法律、经济,为企业和科研人员提供专利咨询、专利培训、甚至专利布局、专利挖掘等深层次服务。对于研发成果转化为专利,哪些能申请,哪些不能申请专利;哪些申请发明,哪些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哪些申报外观设计专利;该如何进行专利布局,如何进行专利组合,如何避免专利失效,如何才能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如何才能既取得专利授权,又要保护范围最恰当,诸如此类都需要懂得,才能服务于企事业单位。
如果有人说,记者也不过是传递受访者信息的中介,那就完全没有理解记者的创造性工作,也没明白记者作为专门职业的工作内容。
如果有人说,专利代理也不过是科研与
知识产权局之间的中介,那就完全没有理解专利代理人的创造性工作,也没明白专利代理人的专业工作内容。
如果有人说——“记者不过是新闻事件的中介和传场筒,报纸还要经过复杂的编审、排版、校正、印刷、发行,单价才卖1到5元,比记者这种中介的活可能复杂多了去,记者为啥还要拿那么高的稿费或工资呢?“记者这种中介的活比报纸的售价高得太多,这太不正常了”之类的话,这肯定是完全不明白记者工作的复杂性、专业性和创造性的昏话了。
如果有人说,“专利代理也不过是科研与知识产权局之间的中介,专利审查还要经过复杂的流程,官费才几百元,代理费超过申请费,太不应该”之类的话,这恐怕也是完全不明白专利代理工作的复杂性、专业性和创造性了。
从根本上讲,专利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激励创新;专利代理就是为了服务创新。
专利代理并不是中介,而是助力创新的“专利记者+护士+医生”。
专利代理要象记者一样,从研发人员那里挖掘出科技成果,找出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并撰写出来。
专利代理还要象“专利助产士”,帮助研发人员把专利成果顺利地生产出来。
专利代理还要象“医生”一样诊断专利生产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正如,记者不是简单的码字工,专利代理也不是简单的填表人。
当然,正如,读者也可以偶尔写写稿、有些人紧急时也可以在自家生子、在马路上产子一样,研发人员或企业也是可能自己申请专利的,只要具备这个能力,或者只图省事不求质量。但这是极少数的情况,并不能否认这项工作本质上要求的专业度和创造性。
在科研人员和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看来,也许这些都是常识。但是,隔行如隔山,有时,如果忘记了就会产生误解或误判。
误解不要紧,误判认为专利代理不必要,或者不重要,恰恰可能会让科技创新变得更艰难和复杂。专业分工,大家才会把科技创新做得更好,经济才会更加良性发展。
实际上,我国专利数量大,质量低,正是由于专利代理费用过低,竞争过于激烈导致服务质量太低。
2018年6月,北京市专利代理协会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度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发布了2018年北京专利代理行业成本价公示,其中机械发明申请成本是13844元,电学和化学类均超过14000元。
实际上一般的代理机构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代理费用已经普遍降至几千元左右,这样一来,专利代理人便多数沦为“专利民工”。
君不见,有的高校公开招标,发明专利代理服务费用低至1500元 (如天津大学)。费用如此之低,也正是造成专利忽视质量盲目追求数量的原因之一。
从调研角度看,你问企事业单位作为申请人,当然希望免费申请、免费代理是最好的了。但是,记者需要全面了解行业,调研者也需要全盘考量才能得出合理的判断。从科技创新的国家大局出发,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出发,人们都明白,一分钱一分货,免费的东西只能得到相应低层次的简单服务。互联网思维中的免费理论也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买单”。免费的东西其实是最贵的,付出的代价其实是最大的不值得。
所以,看到专利数量多质量低,幻想以免费代理甚至去掉代理,来取得专利质量的提升,实际上是看对了病症却开错了药方。
专利代理,准确的说专利服务,既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力,也是专业分工、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创新是一件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事,最需要的就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认真仔细的工作。
事关专利法修改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大局,我们不得不正本清源,以期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和法律完善。我们需要准确把握专利代理作为“专利记者+护士+医生”的内在功能,才能更好的制定行业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最后,想起两句名言。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说——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
另一句则是马克.吐温的话——
没有专利局和完善的专利法的国家就像一只螃蟹,这只螃蟹不能前进,而只能横行和倒退。